【學習策略講座】公民理念的實踐:大學生的社會參與


講座主題:公民理念的實踐:大學生的社會參與
主講者:國立屏東大學 社會發展學系 林育諄 老師
講座時間:2013/11/25




國內知名的天下雜誌針對國內大學生進行2009年「生命教育大調查」,結果回收問卷後發現,逾4成大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;但卻也同時渴望「社會參與」 。然而,社會參與到底是什麼?大學生又該如何參與社會?



社會參與是人們扮演社會角色、從事社會活動,以及和他人互動。例如當志工、捐獻、參加休閒活動、參與政治活動、社區服務等,社會參與也是一種對公共事務的參與,亦為公共參與。行政院青輔會對「青年公共參與」架起龐大的活動組織系統,對青輔會而言,青年公共參與的關鍵字有以下:
1. 「志願服務參與(如志工)」
2. 「審議民主參與(如青年國是會議)」
3. 「國際參與(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,通常是志工服務)」
4. 「社區參與(社區營造的志工服務)」
5. 「校園參與(社團、志工服務、學生會等)」
6. NPO參與(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參與,以志工為主)」

由上面的這六大關鍵詞來看,對青輔會而言,青年公共參與是以志工服務為主要活動,從國內至國外,機關團體到非政府組織都可以看到這些志工服務的項目,而落實到學校教育的形式上,即是目前普遍的服務學習教育,讓學生透過許多志工服務的方式進而體驗參與式學習的精神。然而,從這些分類中,比較難感受到關於政治、政策議題,或者社會文化批判、弱勢行動的環節。


公民的社會參與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。聯合國在1975年發表的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-making for development指出「公民應有機會參與推動及享受社會發展」。就社會參與的形式而言,其影響由小到大的程度我們可以初步區分為下列五種形式:
1)提供資訊;
2)提供諮詢;
3)直接參與活動;
4)與他人協助促成決策或問題解決;
5)對他人與社區的培力(empowering)

就現在的大學生如何進行社會參與,甚至進一步落實到公民理念的實踐上呢?其重要的關鍵就是青年知識分子的形塑。

唯有當大學生認知自己身為青年知識分子的角色與作為時,體認到其參與許多公共事務時,能形成輿論與行動,進而改變社會。認知其所形成的「輿論」有其影響力,不管是大眾的「民意」或者個人的「發聲」,都可能會影響到社會(政策制度、價值觀、文化氛圍等等),大學生自身就不會輕乎自己身為青年知識分子的所作所為。

除此之外,除了本身的言行作為,進一步去「說服別人」的影響是可觀的,這意味著一個人的信念想法被改變,在身體力行類型的公共參與,可能會因為被說服而執行,或者因此放棄錯誤的行動。在這個階段上,大多數時候思想溝通是重要的,大學生不應該被認為是因為煽動而盲目地去遊行、從事決策或被動員,而是應該具備審慎明辨其自身的理念與價值判斷,甚至於身為知識分子的角色,某方面就是在促進或阻止各類行動。

就目前的大學生而言,如何進一步思考規劃自己的社會參與方式呢?建議可以從下列活動中去嘗試,相信可以獲得在校園課堂中所無法經歷的體驗學習:

●參加一個服務性社會或改革性社團
策劃一次公共服務活動
觀察一次選舉造勢活動或參與選舉志工
做一次國內深度旅遊或城鄉觀察
參加一次社會(或管委會)的活動
閱讀(或加入)網路上的社會議題討論
找一個長輩談他們的社會生活史
探訪平價住宅或落後地區
參與或觀察一次社會運動的議題及活動


因此,各位青年學子們,在你們大學生涯中,透過社會參與的學習活動與作為,將可以進一步的認知:你的態度,將會決定能擁有什麼樣的人生;你的選擇,將會改變你自己和別人的生命;而你的行動,將會對於你所處的世界有所不同。(撰稿者:林育諄教授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觀看講義&影片連結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點擊照片可開啟光箱瀏覽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








0 意見